国庆献礼!蜀道集团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斩获“奥斯卡”——荣获ITA2025年度“超越工程”大奖

发布日期:2025-10-03 发布来源:工程管理部、党群工作部 阅读量:25次

1 (1).jpg


塞尔维亚时间10月1日,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简称:ITA)2025年度隧道工程奖颁奖大会在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投资建设、四川公路院设计、四川公路咨询公司监理的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经过首轮初评、复评、圆桌会议答辩等环节,在全球诸多项目中脱颖而出,成功荣获最具含金量的年度“超越工程”大奖,开启了蜀道智能建造崭新篇章。

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简称:ITA)成立于1974年,汇集了81个成员国,是隧道与地下工程专业的国际性学术组织,也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学术组织之一。ITA隧道工程大奖,旨在表彰为隧道和地下空间的发展带来突破与创新的杰出项目。该奖项被世界公认为全球隧道行业的“奥斯卡”,在国际上拥有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力。

乐西高速大凉山1号隧道位于四川省凉山州境内,全长15.366千米,是西南地区已贯通的最长高速公路隧道。该隧道是连接雷波县和美姑县的重要通道,工程穿越2条断层破碎带,最大埋深超过600米,紧邻自然保护区和无人区,沿线基础设施薄弱,地质构造复杂,不良地质发育,面临涌水和岩爆风险高等种种施工难题,整体建设难度高,是乐西高速全线控制性工程之一。为最大限度减小施工对植被的扰动,提高建管效率和安全水平,该隧道首次采用“TBM平导+主洞钻爆法”的组合施工工艺,填补了国内同类型高速公路技术空白。

为尽快打通大凉山腹地交通瓶颈,彻底结束雷波、美姑、昭觉三县不通高速的历史,建设团队通过对大凉山1号隧道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对TBM设备进行适应性改造,增加超前锚杆钻机、超前喷混等装置,以便成功穿越大变形、断层破碎带、涌突水、高地应力等不良地质路段,并多次更新全国公路TBM最快掘进记录,创造了高速公路隧道TBM日掘进49.12米和月掘进723.82米的记录,较计划工期提前半年以上,较传统的钻爆法节约工期2年以上。

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科学论证和系统优化设计,完成了从装备到技术、工艺到管理等系列创新。项目充分发挥贯通平导的关键作用,利用平导快速施工的优势——超前排水、探明地质,为主洞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实现了整座隧道施工零伤亡;平导贯通后为主洞施工增加了4个辅助作业面,实现了“长隧短打”,同时参与施工通风,保证洞内良好的作业环境。贯通平导方案避免了在自然保护区内设置斜竖井,最大程度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打破了复杂地质隧道建造长期面临的高风险与工期不受控的瓶颈制约,确保了大凉山1号隧道实现高质量建设。

工程建设的同时,统筹考虑三网并补(乡村道路网、电力能源网、通讯网),新建乡村道路35.3公里,扩建200公里以上;架设电力线路124km;新建通讯基站6个;同时修缮一所小学和森林管理站共计6万平米。以上设施在项目建成后继续留给当地使用,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4月30日,大凉山1号隧道作为项目控制性工程提前双幅贯通,为乐西高速2025年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从“山路相隔”到“心路相通”,得到了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项目建设着眼于更大格局、更远未来,在工程建设中实现了超越项目本身的目标,同时也是复杂地质超特长隧道全球最佳参考案例,契合国际隧道协会“隧道让世界更美好”的宗旨,因此赋予项目“超越工程”大奖的特殊荣誉。

此次国际获奖,是对建设团队在隧道建设、管理上的世界认可,充分彰显了蜀道集团在隧道建设领域的过硬实力。建设团队将依托大凉山1号隧道科技创新、安全管理、环境保护等总结形成成套建设管理经验,为后续超特长隧道高质量建设提供“蜀道方案”,展示中国智慧,中国奉献,为蜀道集团加快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服务型世界一流企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