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西高速大风顶隧道双幅顺利贯通
发布日期:2025-04-01 发布来源:美姑代表处、工程管理部、党群工作部 阅读量:111次
4月1日,随着乐西高速大风顶隧道左洞最后一道“屏障”被打开,至此,由蜀道集团川高公司主导投资,四川路桥集团承建的乐西高速大风顶特长隧道顺利实现双幅贯通,标志着乐西高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大风顶隧道左洞全长5680米,右洞全长5699米,处于横断山脉中乐西高速64千米长大纵坡的上半部,最大埋深1006米,为微瓦斯特长隧道,地层岩性以炭质页岩为主,穿越断层地质破碎,施工难度大、环保与安全要求极高。
精心组织,跑步进场破难关。面临 “无进场道路、无通讯信号、无电力保障” 的“三无”难题,乐西公司联合各参建单位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历时两年建成22公里进场施工便道,同时建设4处临时通讯基站,架设30千米临时用电线路,为施工做好前期准备。
迎难而上,战山斗水克天险。大风顶隧道横穿马边大渡河林场及嘛咪泽大熊猫保护区,区域内珙桐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密布,年均降雨达270天,冬季冰雪期长达3个月,叠加富水区复杂地质,施工难度空前。隧道最大日抽排量达11万方,洞内水温恒定为4-7℃,湿度超90%,低温高湿作业环境,突水突泥风险极高。乐西公司与各参建单位群策群力,创新性地采取顶水作业施工方案。一是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超前钻孔探水距离,加密水情预报频率;二是系统实施“防、堵、截、排、引”综合技术措施,有效控制了隧道突水突泥风险,为顶水作业打造了安全的施工环境,有力保障了施工进度的顺利推进。
生态优先,规划迭代降本增效。为减少弃渣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消除积雪冰冻、岩溶区桥梁桩基安全隐患,项目于2018年启动保护区范围优化程序,2020年8月经省政府批复调整功能区,有效减少生态扰动。同年次月,项目积极推进3桥变1路的变更申请,减征临时用地80亩,弃渣资源化利用85万方,节约造价1.06亿元,为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夯实了基础。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坚持保护环境、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形成了由原梯级抽排迭代为“双洞合一、一站到底、清污分流”的施工工法,实现能耗与治污成本双降。
创新驱动,技术赋能铸精品。项目积极应用超前探孔加密预报,推广聚能光面爆破、湿喷工艺及凿岩台车等机械化设备,实现安全效率双提升。同时,围绕反坡抽水难题开展科研攻关,形成课题4项、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3项、论文5篇及实用新型专利2项,为后续山岭隧道反坡抽排水提供经验借鉴。
此次乐西高速大风顶隧道双洞顺利贯通,为乐西高速马昭段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届时,马边至昭觉车程将从5小时缩至1.5小时,昭觉至成都仅需3.5小时,进一步强化大小凉山地区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互联互通,激活沿线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助推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